• 芭乐视频APP下载官方,芭乐APP下载官网入口新版,污芭乐成人,芭乐视频污在线下载18未禁

    芭乐视频APP下载官方工业芭乐APP下载官网入口新版厂家专业生产工业芭乐APP下载官网入口新版,家用芭乐APP下载官网入口新版,商用芭乐APP下载官网入口新版等产品,欢迎来电咨询定制。 公司简介 | 研发团队 | 网站地图 | xml地图
    芭乐视频APP下载官方-精芯除湿·致净生活环境温度湿度系统化污芭乐成人供应商
    全国咨询热线:133-6050-3273
    您的位置:芭乐视频污在线下载18未禁 > 知识百科 > 实验楼恒温恒湿空调工程设计、安装及调试

    实验楼恒温恒湿空调工程设计、安装及调试

    作者:CEO 时间:2022-11-03

    信息摘要:摘要:本文介绍了某实验楼,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的设计、安装及调试。空调设备采用风冷恒温恒湿空调机组,共分八个独立的空调系统。总结了该工程从设计、安装到调试,全过程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。1概述该工程为实验楼恒温恒湿空调改造项目,共三层,空调面积约1340m2。原设空调系统,部分采用集中空调的方式,部分采

    实验楼恒温恒湿空调工程设计、安装及调试

    实验楼恒温恒湿空调工程设计、安装及调试

      摘要:本文介绍了某实验楼,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的设计、安装及调试。空调设备采用风冷恒温恒湿空调机组,共分八个独立的空调系统。总结了该工程从设计、安装到调试,全过程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。

      1概述

      该工程为实验楼恒温恒湿空调改造项目,共三层,空调面积约1340m2。原设空调系统,部分采用集中空调的方式,部分采用水冷柜式空调机的空调方式。系统经过多年运行,设备老化,系统陈旧,分区不合理,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,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,为计量实验提供必需的恒温恒湿工作环境。

      2.1设计参数

      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.2℃,湿球温度26.4℃

      冬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-12℃,相对湿度45%

      室内温度、湿度的要求见表1

      根据现场观测和对原系统的分析,根据业主提出的工作需要,将实验楼改造为八个恒温恒湿空调系统,其条件、参数如表1:

      系统

      编号

      房间名称及房号

      面积

      (m2)

      温度

      (℃)

      湿度

      (%RH)

      工作人数

      仪器发热

      功率(kW)

      系统1

      工程技术部106

      30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3

      工程技术部107

      50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3

      3

      交流电压室108

      54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3

      3

      磁通量室109

      49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3

      3

      直流仪器室110(内)

      52.47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4

      5

      系统2

      电容室203(内)

      24.4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2

      直流仪器室206(内)

      23.77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3

      3

      数字仪表室210

      56.63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2

      交流阻抗室211(东)

      54.76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5

      3

      数字仪表室211(西)

      56.63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2

      交流阻抗室212

      25.65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2

      系统3

      长度基线室103

      160.5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6

      5

      系统4

      磁通基准室303

      44.7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1

      1

      电感室304

      40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2

      交流电量室308

      22.21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1

      2

      交流电量室309

      41.53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3

      2

      工程技术部310

      36.38

      20±2.0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1.5

      电磁测量室312

      27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1

      工程技术部318

      56.63

      20±2.0

      50±10

      3

      2

      交流电量室319

      55.78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3

      2

      系统5

      辅助室1

      7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辅助室2

      7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控制室

      10.0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0.5

      电阻测量室

      32.76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3

      5

      电压测量室

      27.39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5

      辅助室

      13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系统6

      电压基准室

      20.50

      20±0.2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5

      电阻基准室

      20.50

      20±0.2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5

      系统7

      电能基准室121

      60.09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5

      8

      高压室122

      50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4

      5

      系统8

      (50万级)

      光频控制室

      10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1

      试验室1

      16.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2

      试验室2

      16.0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2

      试验室3

      18.0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2

      试验室4

      10.0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2

      2

      试验室5

      60.0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3

      8

      2.2空调系统设计冷负荷见表2

      空调系统

      1

      2

      3

      4

      5

      6

      7

      8

      冷负荷

      (kW)

      41.98

      45.91

      38.42

      48.81

      25.9

      26.33

      46.42

      37.72

      注:新风量按每人35m3/h计算。

      2.3空调系统设计送风量见表3

      空调系统

      1

      2

      3

      4

      5

      6

      7

      8

      送风量

      (m3/h)

      

      

      8600

      

      5600

      5600

      

      8600

      注:送风温差的确定:室温允许波动范围±0.2℃,送风温差取3℃;室温允许波动范围±0.5℃,送风温差取5℃;室温允许波动范围±1~2℃,送风温差取6~7℃。

      3.1空调机组的选择

      原机房内空调机组全部取消,新设计采用R22制冷剂,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。系统1~7选用七台芭乐视频APP下载官方公司生产的风冷恒温恒湿空调机组;系统8选用一台芭乐视频APP下载官方风冷洁净恒温恒湿空调机组。

      进入恒温恒湿机产品快速通道1.风冷恒温恒湿机2.水冷恒温恒湿机

      3.2空调系统的设计

      风冷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室内机设在机房内,室外机设在机房外绿化带内。空调采用全空气系统,设送风道、送风口和回风道、回风口。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,通过送风道、送风口送至室内,经回风口、回风道回至机房。

      3.2.1系统1、系统2、系统4采用明装风管,侧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。送风口为铝合金双层百叶风口,回风口为铝合金单层百叶风口。

      3.2.2系统3走廊吊顶内新设主送回风管道,原室内孔板送回风系统不变。

      3.2.3系统5、系统8原空调系统室内部分送风道送风口,回风道回风口不变,送回风主管道重新设置。

      3.2.4系统6新设送、回风主管道,原室内孔板送回风系统不变。

      3.2.5系统7电能基准室,原空调系统室内部分送风道送风口,回风道回风口不变,送回风主管道重新设置;高压室新设风管,明装侧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。

      3.2.6系统风速的确定:本设计为低速风道系统,主风道风速8m/s,支风道风速4.5m/s;双层百叶送风口风速2.35m/s,单层百叶回风口风速1.88m/s;孔板送风:孔口流速2.5m/s,工作区流速0.15m/s;消声静压箱流速1.0m/s。

      3.3消声减振

      3.3.1每台恒温恒湿机组送风口处、回风口处设消声静压箱,送、回风主管道上设微穿孔板消声器,机组与风道采用帆布软连接。

      3.3.2机房内恒温恒湿机组设减振基础。

      本设计为独立的空调系统,机组控制程序为送风温度控制,每个空调系统送风总管道上设一个总电加热器,每个系统各房间支风管设末端微调电加热器,根据房间温度不同要求,分别选用调功器无级控制。8个空调系统36个受控房间,设8个总风管电加热器和若干个末端微调电加热器,采用一个CPU315-2DP控制。

      为了节省投资,湿度按系统控制,每台空调机组回风口处设湿度传感器,控制整个系统的湿度。

      为了保证系统的防火安全,每个空调系统送风管道上设压差控制器,无风压差,电加热器则不能启动。

      5.1空调冷热源采用芭乐视频APP下载官方公司风冷恒温恒湿空调机组,压缩机采用进口全封闭压缩机,器采用电加热器,机组设计紧凑,占地面积小,采用数字式微处理器,控制精度高,可根据设定的温湿度自动开停机,全自动控制,无需专人操作。

      5.2空调系统为独立的系统,恒温恒湿精度高,使用灵活、方便,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。

      本工程为改造项目,各个实验室对室内温度、湿度要求较高,故空调设备、送回风系统、自控系统应按设计规范和现场实际进行设计。

      为了减少外界气候条件的干扰,恒温恒湿室在建筑处理方面,必须做一些特殊的处理,这不仅有利于保证恒温恒湿的精度,而且对空调设备的投资运行费用方面,也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      6.1维护结构的热惰性及隔汽防潮。

      6.2高精度(20±0.2℃、20±0.5℃)的房间外围最好有低精度的恒温室作套间。

      6.3尽可能将恒温恒湿室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和北面,不宜有朝东、西、南的外墙及门窗,以减少太阳辐射热。高精度的恒温室不宜有外墙。

      6.4高精度的恒温室不宜开窗,门应做成密闭保温门,设门斗。

      6.5室内保证正压及室内温度场的均匀。

      6.6如工艺允许尽可能将局部热源设在室外或套间内。

      7.1空调系统的安装

      7.1.1恒温恒湿机组室内外机的安装,机组的基础要找平,水平允许偏差为0.2/100。

      7.1.2空调风管的制作及安装,风管的保温,应按设计图纸和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,由于该工程为改造项目,部分房间室内管道、风口不变,所以施工时要考虑新设系统与老系统管道的合理连接。

      7.1.3机组室内外机制冷剂管道的安装:压缩机排气管的水平管段应有不小于1/100的坡度坡向,严禁U型弯。管道的焊接、试压、试漏、排污、试真空、保温、加注制冷剂,应严格按施工规范及机器说明书要求进行。

      7.1.4空调风管采用30mm厚铝箔超细玻璃棉板保温,具有保温、防火效果好的优点。

      7.2空调系统的调试

      7.2.1空调系统风量的调整,风量的调整按系统进行,从系统最末端的支干管开始,调节每个支干管上的对开多叶调节阀,使每个房间的风量达到设计的要求,调整房间送回风口叶片的角度,使房间的气流组织均匀。

      7.2.2机组的调试设定参数见表5

      系统

      编号

      房间名称及房号

      送风量

      (m3/h)

      设定温度(℃)

      设定湿度(%RH)

      出口温度(℃)

      送风口

      温度(℃)

      系统1

      工程技术部106

      1465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9.9

      15

      工程技术部107

      244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交流电压室108

      2635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磁通量室109

      2391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直流仪器室110(内)

      256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系统2

      电容室203内

      116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9.8

      15

      直流仪器室206(内)

      113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数字仪表室210

      2693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交流阻抗室211(东)

      2603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数字仪表室211(西)

      2693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交流阻抗室212

      122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系统3

      长度基线室103

      860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9.7

      13

      系统4

      磁通基准室303

      1587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9.7

      14

      电感室304

      142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交流电量室308

      789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交流电量室309

      1475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工程技术部310

      1292

      20±2.0

      50±10

      电磁测量室312

      959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工程技术部318

      2010

      20±2.0

      50±10

      交流电量室319

      198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系统5

      辅助室1

      404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9.9

      13

      辅助室2

      404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控制室

      576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电阻测量室

      1888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电压测量室

      1579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辅助室

      749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系统6

      电压基准室

      2800

      20±0.2

      50±10

      9.7

      17

      电阻基准室

      2800

      20±0.2

      50±10

      系统7

      电能基准室121

      5600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9.7

      15

      高压室122

      4500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系统8

      光频控制室

      662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9.7

      15

      试验室1

      1058

      20±1.0

      50±10

      试验室2

      1058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试验室3

      1191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试验室4

      662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试验室5

      3969

      20±0.5

      50±10

      7.3系统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

      7.3.1系统5(20±0.5℃)电压实验室温度高于设计值。

      7.3.2系统6(20±0.2℃)北室温度不均匀,达不到设计要求。

      7.3.3系统7、系统8送风量较大,送风口风速较高,噪声较大。

      7.3.4经检查分析以上系统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:

      系统5电压实验室回风管道未全开,回风口部分被设备挡住,回风不畅。将阀门全部打开,设备移开。室内温度很快达到设计值。

      系统6电压基准室、电阻基准室(20±0.2℃)二个房间内为原空调系统未变,房间内孔板送风,下部设三个回风口。北室室内有一台恒温油槽,油槽是一个不稳定的发热源,时开时停,故室内温度不均匀。另外回风口布置的不均匀,仅在室内一面墙的下部50%的长度处设3个回风口,并回风口部分被设备挡住,也是造成室内温度不均匀的因素之一。如果要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(20±0.2℃),就必须将局部热源移至室外,回风口均匀设置,回风畅通。

      由于是改造项目,室内风管仍利用原系统风管,与新系统机组送风管连接,由于新系统设计风量比原系统大,故系统7、系统8送风道、送口风速较高,噪声较大。在二个系统中增设二台变频器,根据系统实际调出最佳工况。

      7.4系统检测结果

      7.4.1检测依据:GB-2002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、设计施工图。

      7.4.2检测仪器:智能型温度自记仪,测量范围-40~85℃,准确度±0.3℃;HM34型数字式温湿度仪,测量范围0~90%RH,准确度±2%RH;便携式数据采集仪,0~40℃,准确度±0.1℃。

      7.4.3检测条件:各实验室内设备均投入运行,空调系统连续运行24h以上,然后进行温湿度测量;依据国家标准GB-2002的规定,20±0.5℃的房间在工作区布5个测点,连续采集8h以上的数据。20±0.2℃的房间在工作区布9个测点,连续采集24h以上的数据。

      7.4.4检测结果:对20±0.5℃的房间,每隔10min采集各测点的数据,取平均值,连续采集8h;对20±0.2℃的房间,每隔10min采集各测点的数据,取平均值,连续采集24h,其检测结果见表6

      空调系统编号

      房间名称

      面积

      (㎡)

      温度

      (℃)

      相对湿度

      (%RH)

      噪声

      dB(A)

      系统1

      直流仪器室

      52.47

      19.80~20.50

      45.3~58.6

      42

      系统2

      电容室

      24.40

      19.50~19.70

      47.9~53.0

      48

      交流阻抗室

      23.77

      19.78~19.98

      44.6~50.9

      43.5

      数字仪表

      56.63

      19.79~19.90

      47.8~51.5

      48.5

      系统3

      长度基线室

      160.50

      19.90~20.10

      57.4~60.0

      43

      系统5

      电压测量室

      32.76

      19.8~20.40

      46.6~48.9

      58.5

      电阻测量室

      27.39

      19.80~20.08

      40.5~48.0

      56

      系统6

      电阻基准室

      20.50

      19.8~20.10

      46.4~48.7

      56

      电压基准室

      20.50

      19.70~20.00

      46.6~50.0

      48

      系统7

      电能基准室

      160.09

      19.95~20.20

      49.1~59.8

      54.5

      系统8

      试验室3

      18.00

      19.55~20.25

      51.5~54.0

      50

      试验室4

      10.00

      19.58~19.98

      50.4~52.3

      43

      试验室5

      60.00

      20.02~20.20

      48.9~52.3

      51

      试验室1

      16.00

      19.95~20.15

      49.9~54.4

      53

      试验室2

      16.00

      19.40~20.00

      47.6~53.6

      39

      注:

      1、表6仅列出房间温度为20±0.5℃及20±0.2℃的房间检测结果,其他房间温湿度经检测均高于设计要求值,故未列出。

      2、以上为二次检测的结果,第一次除系统6(20±0.2℃)及系统5电阻测量室(20±0.5℃)未达到标准,其他均达到恒温恒湿精度的要求。经查找原因重新调试,第二次对系统6(20±0.2℃)及系统5电阻测量室(20±0.5℃)重新进行检测合格。

      恒温恒湿实验室,采用直接蒸发式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,具有系统简单、便于调节、操作管理方便、节能等优点。在改造工程中,要根据实验室的温湿度精度要求合理划分系统,尽可能将同精度要求的设在同一个系统。精度要求较高的房间,如20±0.2℃的房间和20±0.5℃的房间,应设独立的空调系统。

      为了满足室内恒温恒湿精度的要求,恒温恒湿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,要比普通空调换气次数大,根据经验,±2℃的恒温室,换气次数约10次/h;±1℃的恒温室,换气次数10~15次/h;±0.5℃的恒温室,换气次数>15次/h;±0.2℃的恒温室,换气次数>30次/h。

      气流组织设计也是影响恒温室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,在高精度的恒温恒湿室内设计气流组织,应考虑以下原则:合理的气流组织流程,充分发挥送风气流的冷却或加热作用;建立一个稳定均匀的温度场,以保证在气流到达工作区时,其平均温度与工作区的温度差不超过允许的温度波动值;气流到达工作区时,其流动速度在0.25m/s左右。±0.2℃及±0.5℃高精度的恒温恒湿室,采用全孔板和局部孔板送风,下部均匀回风,效果较好。

      对±0.2℃及±0.5℃高精度的恒温恒湿室,以及同一个空调系统几个房间要求不同的温度,采用恒温恒湿空调机组时。系统设计需在风管末端设微调电加热器,根据房间温度不同要求,分别选用调功器无级控制。

      该恒温恒湿实验室经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行,效果良好,达到了设计要求。

      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经本站整理和编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、交流和学习之目的,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,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。管理员邮箱:y569#qq.com(#改@)
    在线客服
    联系方式

    热线电话

    133-6050-3273

    上班时间

    周一到周六

    公司电话

    133-6050-3273

    二维码
    线
    网站地图